“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對中國冷鏈物流企業來說利好不斷。冷鏈物流已由起初的新興需求轉變為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與剛性需求,冷鏈產業體系現代化進入了快車道。
2021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要求聚焦制約冷鏈物流發展的突出瓶頸和痛點難點卡點,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暢通通道運行網絡,提升技術裝備水平,健全監管保障機制,加快建立暢通高效、安全綠色、智慧便捷、保障有力的現代冷鏈物流體系。
圍繞現代冷鏈物流體系總體布局,《規劃》提出加快形成高效銜接的三級冷鏈物流節點,構建服務國內產銷、國際進出口的兩大冷鏈物流系統,建設設施集約、運輸高效、服務優質、安全可靠的國內國際一體化冷鏈物流網絡;建設北部、魯陜藏、長江、南部等“四橫”冷鏈物流大通道,以及西部、二廣、京鄂閩、東部沿海等“四縱”冷鏈物流大通道,形成內外聯通的“四橫四縱”國家冷鏈物流骨干通道網絡。
今年4月,交通運輸部牽頭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冷鏈物流運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聚焦冷鏈運輸發展面臨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推進冷鏈物流運輸暢通高效、智慧便捷、安全規范發展,為保障食品流通安全,減少食品流通環節浪費,推動消費升級和培育新增長點,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北京華海通達物流公司經理表示交通運輸貫穿冷鏈物流始終,是冷鏈物流發展的基礎環節、重要載體和先導力量。未來應立足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為充分發揮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作用,就需要各部門協同發力、整體謀劃、綜合施策,共同推動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
首先,優化冷鏈物流樞紐和通道布局。引導各地錯位發展、分工協同,打造通達全球、服務全國、聯動產業的冷鏈物流組織中樞,提升冷鏈運輸通道能力,推動形成集約、高效的冷鏈運輸通道。
其次,支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高質量建設。推動港站樞紐強化冷鏈組織功能,支持具有冷鏈功能的綜合貨運樞紐建設,綜合強化城市配送中心及鄉鎮運輸服務站的冷鏈服務功能。同時,發展冷鏈物流服務新模式新業態。結合新興技術,推動冷鏈直達運輸集約發展,深化樞紐、口岸、產業聯動,進一步暢通冷鏈國內國際雙循環。
本文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更多有關優質物流運輸服務、全國冷鏈配送、知識、技巧等資訊,請您搜索關注“華海通達”(CL-1039)微信公眾號。
標簽: 所有標簽 北京冷藏物流 冷鏈物流 冷藏運輸 冷藏倉儲 北京華海通達物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