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西部地區地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但由于受生態環境、基礎設施、機制體制等因素的制約,其物流業發展較為薄弱,直接影響西部總體經濟水平。具體表現如下:
物流基礎設施薄弱。物流基礎設施體系由以物流節點構成的主體要素和以物流線路構成的支撐要素組成,其是制約物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但就西部地區發展狀況而言,其基礎設施已難以滿足現代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需要,表現為倉儲設備陳舊、缺乏信息化處理手段;現代化集裝箱、散件運輸發展滯后,冷鏈運輸車輛少,且能耗大、裝卸機械化水平低。
另外,西部地區疆域廣闊,但地勢復雜,生態環境脆弱,人口密度小,直接影響物流基礎設施投資規模。此外,受地方政府利益沖突等因素的制約下,冷鏈物流信息傳遞缺乏透明性和及時性,條塊分割問題突出,物流建設總體規劃協調性不足。
機制體制存在障礙。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物流業的快速發展關鍵在于破除原有機制體制存有的障礙,而這些困擾物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在西部地區也普遍存在。首先,服務業市場開放程度相對滯后,物流業的市場準入機制不完善;其次,有關行業政策制定不盡合理,表現為“審批多、收費重、用地難、稅負重 ”;最后,物流業缺乏統一、有效的法律規范。此外,部分地區條塊分割現象嚴重,監督機制存在較大差異。
物流發展方式粗放。目前西部地區現已形成一批規模大、經濟基礎好的中心城市,其不僅可以吸收、輻射能力可帶動周邊地區,甚至還將影響毗鄰國家的經濟發展。比如,貴州省、四川省等。
但從總體上看,西部地區物流整體運營體系管理粗放,資源整合程度不高。北京華海通達物流公司經理表示由于物流行業缺乏精細化管理和公共服務平臺的引導,導致物流市場主體的專業化、社會化、組織化程度偏低,進一步致使物流成本嚴重偏高,效率低下,環境負荷加大。另外,一些傳統企業受“大而全、小而全”運作模式的束縛,其縱向一體化程度較深,未形成完整、通暢的供應鏈體系,物流外包比例偏低,且同質化惡性競爭嚴重。
物流專業人才欠缺。西部地區受經濟、社會、地理位置等多因素的影響,專業物流人才相對匱乏,并已成為制約西部物流發展的一大瓶頸。究其原因,一是,政府部門對物流產業定位模糊,缺乏相關政策吸引高素質人才;二是,西部地區物流教育起步較晚,物流人才培養滯后;三是,物流企業缺乏人才后續教育機制,重視操作技能培訓,管理型、創新性人才缺口較大。
本文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更多有關優質物流運輸服務、全國冷鏈配送、知識、技巧等資訊,請您搜索關注“華海通達”(CL-1039)微信公眾號。
標簽: 所有標簽 北京冷藏物流 冷鏈物流 冷藏運輸 冷藏倉儲 北京華海通達物流公司